奉献之中聚温暖 文明之花竞相开

家门口的文化广场,上演着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文艺汇演;“红马甲”志愿者团队进村入户,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让人们随时可以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陶冶心灵······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在淄博市周村区建立起一大批文明实践品牌,不断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热潮。

搭建平台,建设队伍,织密文明实践“一张网”

周村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搭建和队伍建设上夯实基础,成立“城心城意”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通过线上发布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志愿者,实现点单、接单、评单一站式服务,更有效快捷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群众真正成为文明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受益者。

“一村一品”,开拓文明实践新模式

“志愿服务是助人也是助己,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到更多的人,心里既满足又自豪。”谈到在志愿服务队帮助他人的经历,志愿者欣喜地说。

运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打通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等阵地资源,打造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各村居通过在各行各业组建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爱与温暖传递到城北路街道的各个角落。

志愿者们通过参加村居活动、参与志愿服务、化解居民矛盾等多种方式获得文明积分,记录在“积分存折”上,通过志愿积分制度将志愿服务受益人群延伸至志愿者本人,激励更多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聚焦民生,精准服务,下好文明实践“一盘棋”。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来自于物质层面的提升,也离不开精神层面的收获。老人、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基本原则,每周五举行“周五大家唱”文艺演出,通过共唱红歌,提升居民人文素质,增强居民文化认同,实现社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既拉近了党员群众之间的距离,又增进了邻里之情,有利于社会稳定团结。

围绕“为老”设计开展日间照料、心理疏导、疾病陪护等工作,探索开展“社工+志愿者”模式,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场所,同时,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开办“美好生活文明实践公益课堂”,以文化融合养老的新方式将文明实践的种子扎根养老服务工作之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道路上,让文明新风擦亮城乡幸福底色。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