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到行动:石景山区垃圾分类基层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巩固基层志愿者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石景山区进一步发挥社区党员、老街坊志愿者先锋模范引领作用,通过宣传和培训为抓手,以智能桶站为基地,联合党员志愿者、老街坊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架起链接桥梁,通过现场讲解、培训的方式,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带动示范,扩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宣传面,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局面。

通过此类方式,进一步巩固基层志愿者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有助于激发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形成良好的志愿者参与氛围。

近日,在古城街道老古城东社区举办了一场以“垃圾分类齐行动共筑绿色环保梦”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垃圾分类基层服务人员的操作流程、服务技巧,增强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和宣传,带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活动现场,社区党员、“老街坊”志愿者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共同探讨智能垃圾分类驿站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垃圾分类理念的重要性。

f4aa66c3df90720c43af45f5708360bb

现场,垃圾分类指导员还耐心细致地向大家讲解智能垃圾分类桶站回收后的垃圾去向及处理的流程,让居民及志愿者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工作人员还现场组织了志愿者招募活动,鼓励感兴趣的居民和志愿者报名参与社区的垃圾分类治理工作,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还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推动了社区垃圾分类基层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智能垃圾分类桶站回收后的垃圾去向及处理的流程讲解,居民和志愿者们对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大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知和理解。这种宣传和教育方式非常有效,也是未来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学习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宣传教育,让居民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影响,才能真正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下一步,石景山区将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培训频次,提高垃圾分类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同时,鼓励志愿者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和技巧,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