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垃圾分类基层赋能开启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持续深化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养成,石景山区城市管理委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基层管理人员赋能培训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和“学习基层赋能指导手册”两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以培促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

让有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分享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案例,激发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基层管理人员新活力。通过由社区书记、物业管理人员组建的高质量讲师团深入各街道社区开展典型经验分享,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结合身边案例讲解梳理垃圾分类一线推动经验,并通过不同视角、分析深挖不同案例,进一步理清经验脉络、启发思考,达到更有针对性开展身传言教。同时,以“讲课培训+实地指导”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基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工作效能。

“以培促效”建立“师生”联结和互助

为解决基层管理人员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基层赋能指导手册”传达垃圾分类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基层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将“赋能讲师团+基层工作者”联结起来开展全覆盖式培训,并以“集中培训+工作组”的形式进行更深入的参与讨论与分享。通过推进“工作组”形成互动的联动方式,让参与者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分析、提出想法或建议、并一起讨论让实际问题能够更好的推动及解决。

2ca630e6e782815005726148187402eb

“以培促改”发挥社会治理共同体合力

石景山区围绕辖区9个街道整合下沉力量,集中基层赋能讲师成员,参与培训会、居民议事、部门联动等工作,构建起多方联动治理模式,实现了街道、社区、楼栋、居民四级联通、联动。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楼长及物业经理等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入户宣传、桶前指导等垃圾分类服务工作,各街道也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活学活用,走出了各街道特色的垃圾分类经验做法,带动所在社区居民实现了向“自我管理”转变,推动垃圾分类良好的习惯养成。

接下来,石景山区将进一步推动“扩容”基层赋能讲师队伍,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基层赋能活动,把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真真切切做到群众心坎上,走到群众心里去,让社会治理齐参与,共治共享共受益,为基层赋能增效。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