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笃行致远①魏佳:细微之处写教学“真章”


“这是谁的红领巾啊?”在魏佳的第一次全校公开课上,一位男同学高举一条红领巾大声问道。对于突发情况,青涩的她不知如何应对,硬着头皮继续把课讲完。多年后,走进一步一步反复丈量过的教室,经过一堂课又一堂课的磨砺,十几年的教育积淀,魏佳越发游刃有余,但这个“不完美的开场”她仍记忆犹新。

魏佳在大四时参加了成都市锦江区的教师招聘,于2010年成为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的语文教师。盐小有一套针对新教师的培养体系,年轻教师入职后一个月内就要上第一次全校公开课,这是新教师的“入格课”,也是她作为正式老师的“第一课”。

“现在的我肯定不会这样处理了。”回忆起当时课上的突发情况,魏佳坦言自己没有处理好教学与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要上好一堂课,尤其是小学阶段,要学会注意学生的倾听、组织、惯等方面。”

 “盘古”“女娲”……在四年级的“神话单元”课堂上,魏佳让学生们猜测常见的古诗和对联中包含的神话人物,同学们争前恐后地抢答。在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后,魏佳自然地引入了课本。“我们都很喜欢上魏老师的课,特别有趣。每次上完语文课,我和同学就会发现原来语文就在身边。”学生们纷纷说道。

“上好每一堂课家常课,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一堂“入格课”,让魏佳开始认真思考“教师”在教育中担当的角色。从此以后,她反复琢磨如何在课堂中从演绎自我到关注学生。

站稳讲台、站好讲台靠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一堂好课,学生应该站在课堂的中央。”在同校前辈的点拨和指导下,魏佳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摆在了首位。尝试项目式学,她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发现联结点,创设真实的言语实践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让他们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这一课又一课下来,魏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务实又不失灵动”教学风格。

除了日常上课的磨砺,不断学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养,魏佳还注重经验总结,通过积极参加比赛,锤炼自己的教学技能。

2021年,经过层层选拔,魏佳被锦江区推举参加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赛事竞争激烈,压力很大。“虽然有11年教龄,但是挑战很大。”决赛时,魏佳要准备十节课例外,还要带教年轻教师。她带着年轻教师一起听课、磨课,培养他们观课、说课的能力,和他们一起成长。整整两个月魏佳几乎没有休息。最终,她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2022年底,魏佳又站在首届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的领奖台上。此时的她,早已褪去青涩,面对临场考验时越发从容镇定,不再是“入格课”上茫然无措的新手教师。

“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近日,在知晓自己获得锦江区第七届“濯锦工匠”称号后,魏佳心情既欣喜又沉重。“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用生命触动生命的过程,因此深感责任重大。老师成长的每个时间段,如何提升自我、更好地服务于老师的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并去实践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魏佳对“工匠精神”有自己的理解:对职业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热爱、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创新以及细微之处见真章。也正是这一份精神力量,一直支撑和激励魏佳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

来源:锦江发布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