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 Tok难民”发现中国电动车 中国汽车再度“圈粉”海外

e3b73e88fe18ba3ea18fff3420e4a608_1737800306595580.jpeg

“中国汽车,简直太震撼了!” 在小红书平台上,来自全球各地的用户在浏览到中国汽车相关内容后,由衷发出这样的赞叹。这一现象的背后,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当美国对 TikTok 实施 “封锁”,大批美国用户乃至全球用户被迫 “另寻出路”,纷纷涌入小红书,他们还戏称自己为 “TikTok refugee(TikTok 难民)” 。

嗅觉敏锐的车企迅速抓住这一契机,纷纷发布“欢迎新朋友” 的相关内容,巧妙开展品牌宣传,成功吸引了海量关注。与此同时,众多热情的中国用户自发晒出中国汽车,化身为民间 “推荐官”。在评论区,全球各地的用户踊跃留言,对中国汽车的性价比和竞争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字里行间满是认可与欣赏,并且直呼想要。

如今,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已然站稳脚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飙升至 585.9 万辆,同比增速高达 19.3%,相较于 2023 年的 491 万辆,增长了近百万辆,连续第二年稳居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的宝座。

惠誉博华方面对记者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增速仍维持两位数增长,但伴随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增速将放缓。

“Tik Tok难民”想要中国电动车

“我花5万美元在美国买了一辆车,但是它没有这些令人惊叹的功能。”“我们的高端汽车都需要花很多钱。”记者注意到,在一个关于国产汽车展示科技和功能的视频中的评论区中,不少全球各地用户表达了想要拥有一辆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愿望。

据了解,被誉为“新三样”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中国产品近年来在出口市场上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其中,凭借先进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本土完整供应链和先发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更是迅猛增长,在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成功跨越百万辆大关。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的出口均价也在不断上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2024年,汽车出口均价达到1.83万美元,相比2020年的1.45万美元增长了26%。

一位自动驾驶领域头部企业的高管对记者透露,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尚未涉足自动驾驶领域。就高级自动驾驶,尤其是L4 级自动驾驶技术而言,目前走在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当属中国和美国。放眼全球,实现全无人自动驾驶的公司仅有五家,其中两家来自美国,三家来自中国。由此可见,该领域技术门槛颇高。

“在自动驾驶领域,我们相较于美国投入了更少的资金和人力,却取得了更为出色的成果。比如我们的车辆套件成本仅需20多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同样的套件成本可能需要高达 20 万美元。并且美国的路况相对中国来说更为简单,所以我们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了更好的技术效果。因此,在智能化和 AI 应用场景赋能之下,我们坚信中国汽车具备实现弯道超车的巨大潜力,对此充满希望与信心 。”上述人士表示。

据了解,凭借着诸多优势,中国汽车企业的出海销量也节节攀升。2024年,北汽集团的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出口销量达到24.8万辆,同比增长44%‌‌;长城汽车的海外销量达到了453,141辆,同比增长43.39%,创历史新高‌‌。在海外市场,比亚迪的乘用车销量为417204辆,同比增长71.9%‌。2024年奇瑞汽车的出海销量为114.4588万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郑赟表示,中国车企出海阶段正在从简单贸易、组装生产、本土生产到全球经营的阶段。“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凭借更具性价比和领先性的产品及品牌体验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当前领先车企已逐步进行全球资源整合,迈入新时期。”他表示。

亿欧智库在《2024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出海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出海规模预计2025年可以达到325亿美元,2028年达到1,396亿美元,2030年达到2363亿美元,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在“风暴”中寻找新航线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即将进入特朗普2.0时代,关税提升已然成了新的确定性。大西洋另一边的欧洲市场同样也不乐观。继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之后,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推行的反补贴政策,使得企业全球供应链的经济账,需要重新计算。

“西方有一套政策,但是它还要听取来自商业界、企业界和民众的声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王铁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欧美对我们有一些贸易的壁垒,但是长时间去看,我们必须把这两个难打的市场打下来。意识形态不会影响所有的选择,因为在商业世界里都还有的谈。”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智能网联方案以及中国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经济性已经让大部分欧美的消费者所接受,欧美的政客也得有所考虑。另外例如国际上老牌的能源企业也在寻求与中国汽车相关产业链上的巨头进行合作,因为老牌的能源企业也需要赶上新时代的列车。”王铁民说道。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海外投资势头日益强劲。2024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达到2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0.8%。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车企的出海红利正在缩小。

一位在汽车行业浸润多年的咨询公司总裁对记者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 的进程中,或许面临着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一旦其他国家的产业链完成重组,并且技术路线得以确立,也许再过两年,全新的技术便会横空出世,届时,中国企业原本可能拥有的技术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中国虽具备庞大的产能,但真正能够实现丰厚盈利的,还是那些发达且成熟的市场。当其他国家的产能也逐步建立起来后,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陡增,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品牌与技术方面。但现实情况是,在技术比拼上难度颇大,而在品牌影响力上,中国企业也相对处于弱势,另外目前国内也缺乏专业的品牌以及服务公司能够与中国企业携手同行,出口海外。”上述人士指出。

对此,不少车企的掌舵人也有相同的看法,“中国汽车走出国门,就是我们这一代汽车人的天命”。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多次提及出海,但对中国汽车出海的成绩不乐观,满分10分的情况下,只能给3分。

一方面,他对中国车企在海外“卷价格”多有批评,另一方面,魏建军认为中国车企正处于“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的转折点上,溢价还不高,能够传递的品牌价值有限。

“只有达到汽车文化的阶段,才达到了最高高度。”魏建军在直播中说道。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不少业内人士对于品牌和文化出海的重要性达成了一致。

郑赟建议,应在高壁垒、高价值市场中需挑选全球品牌塑造和全价值链能力搭建的样板市场,实现重点突破。

那么面对中国车企出海时的产品策略,究竟是以低价入局还是高端入局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路江涌则表示,如果参考小米造手机的发展路径,从低端“往上走”是很难撕掉廉价的标签的。但是不应只以价格这一个维度进行思考,而是要以中国企业的形象问题进行全盘考虑。“汽车的价格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中国车企在进入海外市场时是一个‘破坏者’的形象出现,还是‘合作者’的形象进入。”

在路江涌看来,中国企业出海事实上可以更为稳健,而非将国内的“卷”带入海外。“发展得太快可能也会留下一些隐患,汽车说到底是最终消费品,还是需要尊重市场规律、秩序以及需求,还要尊重他国文化差异,要有更加长远的心态立足海外。”他表示。